党群工作
Party field

党群工作

Party field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
【党史学习】中共八大  吹响社会主义建设的号角

【党史学习】中共八大  吹响社会主义建设的号角

  • 分类:党群工作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1-04-08 16:42
  • 访问量:

【概要描述】

【党史学习】中共八大  吹响社会主义建设的号角

【概要描述】

  • 分类:党群工作
  • 作者:
  • 来源:
  • 发布时间:2021-04-08 16:42
  • 访问量:
详情

 

 

      1956年,是怎样的一年?

  这一年,第一批“解放”牌载重汽车驶下装配线,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汽车的历史。

  这一年,“中0101”号歼5战斗机试飞成功,新中国制造的喷气式飞机翱翔蓝天。

  这一年,毛泽东同志视察正在建设中的武汉长江大桥,挥笔写下“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的豪迈词句。

  还是这一年,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基本完成了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

  就在这一年,在党的百年征程中具有重要承上启下意义的历史性盛会——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吹响了探索中国自己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号角!

 

中共八大会址全国政协礼堂外景

 绘制新蓝图

坐落在北京阜成门内大街南侧的全国政协礼堂,庄严肃穆。门前一侧悬挂着的白底红字标识牌上,“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会址”几个大字熠熠生辉。1956年9月15日至27日,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这里召开。

9月15日下午2时,在雷鸣般的掌声中,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等中央领导同志走上主席台。“我们每个人都起劲儿地拍手,好像把全身的力气都使出来了!”党的八大代表伍精华回忆起当时的场景,仍十分激动。

2时5分,毛泽东同志致开幕词,宣布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全场代表起立,热烈的掌声再次响起,庄严的《国际歌》响彻会场。

“我们这次大会的任务是:总结从七次大会以来的经验,团结全党,团结国内外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为了建设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的中国而奋斗。”毛泽东同志的开幕词简短有力、鼓舞人心。

  这次大会上,刘少奇代表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向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作政治报告,周恩来作《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邓小平作《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

  曾参加党的八大的山东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林萍在《回味八大》一文中说:“少奇同志在作报告时精神非常好,语气激昂。记得当时少奇同志讲到要在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采取正确政策,团结一切可能团结的力量,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完成社会主义建设总目标时,全场掌声久久回荡,那气氛、那情景,真是让人激动。”

  当时有西方国家的报纸这样评价:中国共产党的八大“是充满了信心、喜悦、乐观和团结的”“任何不抱偏见的观察家都将承认这一点”。

  锚定新路标

1956年9月27日,党的八大最后一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关于政治报告的决议》。《决议》宣布,国内的主要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建立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已经是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决议》提出,党和全国人民的当前的主要任务,就是要集中力量来解决这个矛盾,把我国尽快地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的工业国。

“在精准判断国内主要矛盾的基础上,提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必须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这是党的八大的历史性贡献。”原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副主任李忠杰说。

  历史往往在经过时间沉淀后才可以看得更加清晰。在党的八大召开25年后,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作出这样的评价:“一九五六年九月党的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得很成功……八大的路线是正确的,它为新时期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从党的八大吹响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号角,到如今迈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国共产党带领亿万人民一路披荆斩棘、破浪前行。

 

 

 

 

 

 

 

 

素材来源:共产党员网

版权所有  ©copyright 江西建工第三建筑有限责任公司  赣ICP备09004284号-1     邮箱:jxsj@jxjg3j.com

地址:江西省南昌市高新区紫阳大道3399号云中城C座 联系电话:0791-88443144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南昌

此网站支持ipv4 ipv6双向访问!